9CaKrnKbMjR作者:陈超finance.huanqiu.comarticle激荡四十年 · 东莞/e3pmh1hmp/e3pmh28kq三来一补创新局,引入台资并驾驱。改制升级随势转,雄图智造奋朝夕。【环球网 记者 陈超】改革开放40年来,位于珠江口的广东省东莞市,在全国率先引进外商投资,逐步扩大劳动力就业,建立加工贸易基地,培育出口产业集群。既能“请进来”,又能“走出去”,逐渐走出了一条外向型经济、园区经济、民营经济交相呼应,信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互为支撑的发展路子。城市面貌、投资环境不断改善,村镇经济不断壮大,实现城乡共同富裕。在迈向工业化、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东莞人民又谱写了一曲动人心弦的乐章。从一个百万人口的农业县一跃成为国际花园城市、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城市,东莞走出了一条精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从引进外资到内资为主、从加工贸易到一般贸易、从基础设施到软环境建设、从经济发展到社会和谐,东莞人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许多方面都走在了全国城市发展的前列。到2007年底,东莞的经济总量跃居全国地级城市第一位,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是1978年的120倍、84倍和76倍,创造出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东莞的奇迹得益于坚持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大胆创新,始终置身改革开放的潮头浪尖,成为“华南模式”的缩影,也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今天的东莞,不再是过去以低廉劳动成本向世界输出各类工业产品的“世界工厂”。东莞统计局发布《2017年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7年全市生产总值7582.12亿元,增长8.1%。增长的“秘密”是科技创新和产业更新,东莞已经从世界工厂变为科技创新集聚地。三来一补创新局:“三来一补”开创的时代1978年7月,国务院颁发了《开展对外加工装配业务试行办法》,中共广东省委率先作出发展来料加工的决定,东莞、南海、顺德、番禺、中山作为先行试点县。为了高效运转,1978年12月21日,东莞县在全国率先设立对外加工装配办公室,主管全县“三来一补”合资合作企业的工作,从洽谈、签约、工商、登记、报关、办理进口许可证以及香港直通车手续等,实行“一条龙”式管理与服务。“三来一补”,是中国大陆在改革开放初期创立的一种企业贸易形式。这样的企业其主要结构是:由外商提供设备(包括由外商投资建厂房)、原材料、来样,并负责全部产品的外销,由中国企业提供土地、厂房、劳力。中外双方对各自不作价以提供条件组成一个新的“三来一补”企业;中外双方不以“三来一补”企业名义核算,各自记账,以工缴费结算,对“三来一补”企业各负连带责任。“三来一补”企业会有一些优惠政策,比如进口设备、原材料免税,其结算税收方式也跟民营企业不同,其不按营业额结算税收,而是按照工缴费结算。“三来一补”模式的诞生,改变了东莞的经济结构,也揭开了引用和利用外来资金的序幕,商人、资金、设备、技术从香港、台湾等地纷纷流入,东莞一度成为“东莞塞车,全球缺货”的“世界工厂”。引入台资并驾驱:台商大量涌入1988年后,随着台商的进入,东莞外资结构开始发生变化。“全国台商三分之一在广东,广东台商三分之一在东莞”,这句民间流传的话形象描述了当年东莞台商在全国台商的占比有多大。1987年10月,台湾决定开放台湾同胞赴大陆探亲,两岸长达38年之久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同年12月1日,《台湾地区民众赴大陆探亲办法》正式实施。1988年7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鼓励台湾同胞投资的规定》,进一步促成了台商投资大陆的第一波浪潮。在东莞投资的第一波台商中,最早可追溯到1988年3月。1979年,台商张铭烈参与创办了台湾万泰电线,至1987年,万泰发展成为台湾最大的电线生产企业。由于台湾人力生产成本日渐提高,企业发展遭遇瓶颈。其时,大陆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已有9个年头,两岸关系刚刚缓和,张铭烈考虑来内地投资。1988年之前,受两岸关系的影响,没有台商直接到东莞投资的先例。为能顺利到大陆投资,张铭烈采取“曲线投资”的方式,他先在香港注册公司,再以港资企业的身份和来料加工的名义进入内地投资。1992年后,来东莞投资的台商越来越多,台商投资的领域遍及电器及电子产品、五金及五金制品、工业用原材料、鞋业、机械和家具等。据东莞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下称台协)统计,协会成员从1993年创会时的360家发展到最高峰时2006年的3530家,截至2017年10月,仍有2700多家。东莞台协现任秘书长赵维南曾接受采访时表示,若加上不入会的台商,最多的时候台商总数可能达7000多家。长期在东莞居住的台商至少有8万人,为解决台商子女教育衔接问题和安定台商投资信心,2000年9月2日,东莞台商子弟学校正式开学,这是中国大陆第一个台商子弟学校,实行与台湾课程同步教学,学校教材基本援用台湾全日制教学版本,与台湾教育体制接轨,学校教师部分来自台湾。改制升级随势转:转型升级传统产业随着原材料价格、人力成本、土地租金等上涨,人民币大幅升值、政策环境日益严格,东莞“三来一补”模式的黄金时期走向了终结。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东莞部分企业逐渐往中国中西部地区或东南亚迁移,留下的企业也在谋求转型。传统制造业遇到困境,无疑也影响到了东莞整体的经济。据《南方都市报》报道,2009-2014年这6年间,东莞的GDP增速已有4年未能完成当年的目标任务。当时有专家指出,东莞遭遇金融危机,代工制造越来越困难,经济增长动力源缺失,最终导致经济增长率低位徘徊。面对新的形势,东莞市也一直试图转型升级传统产业。有分析称,东莞的经济转型,不是表面上要从“世界工厂”转型,因为整个中国要从“世界工厂”转型。中国目前去污染,去产能,去低端制造业,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排头兵,东莞远远走在其它城市前面。东莞的转型是中国经济转型的必然结果。据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发布《2017年度广东产业转型升级指数评价研究报告》,课题组对产业转型升级指数进行测算,东莞居广东省第五。据《2017年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7年东莞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49家,总数达4077家,位居省内地级市首位。发明专利授权量为4969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为1829件,均排广东省第3位。东莞位于广州与深圳之间,为融入广深科技创新走廊,成为该走廊的成果转化基地,松山湖和滨海湾新区被规划为“两核”。据科技部火炬中心公布数据显示,松山湖在全国高新区的综合实力排名已从2013年的第53位跃升到2016年的第26位。2001年11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被确定为省级高新科技产业开发区,松山湖被规划为东莞未来经济科技中心。2010年9月,松山湖升格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松山湖管委会官网介绍称,目前松山湖已形成初具规模的产业集群,引进了华为机器、华为终端总部、中集集团、新能源等一批国内外行业龙头企业,也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创新生态体系,累计引进博士和硕士共3400多人。雄图智造奋朝夕:从世界工厂到创新之城2014年,东莞市政府“一号文”明确将发展工业机器人产业、推广机器人应用作为重点工作之一。2015年的东莞“一号文”,则将主题定为实施“东莞制造2025”战略,提出智能制造等六大工程,将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为主线。2016年,东莞“一号文”中,长达万字的《关于大力发展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打造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基地的意见》发布50条“机器人智造”计划,直接阐述了推动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和指导,为业界打了一针强心剂。连续三年“一号文”加码,东莞掀起了智能制造热潮。拓斯达也在此时坚定了研发工业机器人的信心,以“系统集成+本体制造+软件开发+工业互联网”四位一体为发展定位,布局智能制造生态链。前述负责人告诉时代周报记者,目前企业服务国内外客户近5000家。接下来将整合上下游资源,为客户提供基于工业机器人的整体解决方案,打造智能制造生态圈,实现企业效益的持续增长。“东莞智造”还在大步迈进。2017年,东莞有477个自动化智能化改造项目申报,综合投资约60亿元,新增设备15123台(套),其中莞产设备占17.4%。接下来,东莞将以全生态链的概念系统推进智能制造发展,按照“自动化改造、智能化改造、智能制造示范”三个层次推动制造业改造升级,实现质量、效率、动力变革以强化制造业基础,提高产业变革的竞争力。“三来一补”叩开了东莞的大门,推动其成为“世界工厂”;一次制造变革,三份红头文件,东莞以“机器换人”化解了用人荒的尴尬,也提升了东莞制造的效益和工艺,打响了东莞智造的名声。40年后的今天,东莞再次成为“世界工厂”。这次,从东莞出发的是手机、工业机器人等技术含量高、产品价值高的产品。以OPPO、VIVO为代表的东莞智能手机,出货量从2013年的2亿台攀升至2017年的3.56亿台,全球每5台智能手机中就有一台是“Made in东莞”。153509334000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陈超环球网153509334000011[]//himg2.huanqiucdn.cn/attachment2010/2018/0824/14/51/20180824025116829.jpg{"email":"chenchao@huanqiu.com","name":"陈超"}
三来一补创新局,引入台资并驾驱。改制升级随势转,雄图智造奋朝夕。【环球网 记者 陈超】改革开放40年来,位于珠江口的广东省东莞市,在全国率先引进外商投资,逐步扩大劳动力就业,建立加工贸易基地,培育出口产业集群。既能“请进来”,又能“走出去”,逐渐走出了一条外向型经济、园区经济、民营经济交相呼应,信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互为支撑的发展路子。城市面貌、投资环境不断改善,村镇经济不断壮大,实现城乡共同富裕。在迈向工业化、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东莞人民又谱写了一曲动人心弦的乐章。从一个百万人口的农业县一跃成为国际花园城市、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城市,东莞走出了一条精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从引进外资到内资为主、从加工贸易到一般贸易、从基础设施到软环境建设、从经济发展到社会和谐,东莞人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许多方面都走在了全国城市发展的前列。到2007年底,东莞的经济总量跃居全国地级城市第一位,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是1978年的120倍、84倍和76倍,创造出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东莞的奇迹得益于坚持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大胆创新,始终置身改革开放的潮头浪尖,成为“华南模式”的缩影,也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今天的东莞,不再是过去以低廉劳动成本向世界输出各类工业产品的“世界工厂”。东莞统计局发布《2017年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7年全市生产总值7582.12亿元,增长8.1%。增长的“秘密”是科技创新和产业更新,东莞已经从世界工厂变为科技创新集聚地。三来一补创新局:“三来一补”开创的时代1978年7月,国务院颁发了《开展对外加工装配业务试行办法》,中共广东省委率先作出发展来料加工的决定,东莞、南海、顺德、番禺、中山作为先行试点县。为了高效运转,1978年12月21日,东莞县在全国率先设立对外加工装配办公室,主管全县“三来一补”合资合作企业的工作,从洽谈、签约、工商、登记、报关、办理进口许可证以及香港直通车手续等,实行“一条龙”式管理与服务。“三来一补”,是中国大陆在改革开放初期创立的一种企业贸易形式。这样的企业其主要结构是:由外商提供设备(包括由外商投资建厂房)、原材料、来样,并负责全部产品的外销,由中国企业提供土地、厂房、劳力。中外双方对各自不作价以提供条件组成一个新的“三来一补”企业;中外双方不以“三来一补”企业名义核算,各自记账,以工缴费结算,对“三来一补”企业各负连带责任。“三来一补”企业会有一些优惠政策,比如进口设备、原材料免税,其结算税收方式也跟民营企业不同,其不按营业额结算税收,而是按照工缴费结算。“三来一补”模式的诞生,改变了东莞的经济结构,也揭开了引用和利用外来资金的序幕,商人、资金、设备、技术从香港、台湾等地纷纷流入,东莞一度成为“东莞塞车,全球缺货”的“世界工厂”。引入台资并驾驱:台商大量涌入1988年后,随着台商的进入,东莞外资结构开始发生变化。“全国台商三分之一在广东,广东台商三分之一在东莞”,这句民间流传的话形象描述了当年东莞台商在全国台商的占比有多大。1987年10月,台湾决定开放台湾同胞赴大陆探亲,两岸长达38年之久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同年12月1日,《台湾地区民众赴大陆探亲办法》正式实施。1988年7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鼓励台湾同胞投资的规定》,进一步促成了台商投资大陆的第一波浪潮。在东莞投资的第一波台商中,最早可追溯到1988年3月。1979年,台商张铭烈参与创办了台湾万泰电线,至1987年,万泰发展成为台湾最大的电线生产企业。由于台湾人力生产成本日渐提高,企业发展遭遇瓶颈。其时,大陆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已有9个年头,两岸关系刚刚缓和,张铭烈考虑来内地投资。1988年之前,受两岸关系的影响,没有台商直接到东莞投资的先例。为能顺利到大陆投资,张铭烈采取“曲线投资”的方式,他先在香港注册公司,再以港资企业的身份和来料加工的名义进入内地投资。1992年后,来东莞投资的台商越来越多,台商投资的领域遍及电器及电子产品、五金及五金制品、工业用原材料、鞋业、机械和家具等。据东莞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下称台协)统计,协会成员从1993年创会时的360家发展到最高峰时2006年的3530家,截至2017年10月,仍有2700多家。东莞台协现任秘书长赵维南曾接受采访时表示,若加上不入会的台商,最多的时候台商总数可能达7000多家。长期在东莞居住的台商至少有8万人,为解决台商子女教育衔接问题和安定台商投资信心,2000年9月2日,东莞台商子弟学校正式开学,这是中国大陆第一个台商子弟学校,实行与台湾课程同步教学,学校教材基本援用台湾全日制教学版本,与台湾教育体制接轨,学校教师部分来自台湾。改制升级随势转:转型升级传统产业随着原材料价格、人力成本、土地租金等上涨,人民币大幅升值、政策环境日益严格,东莞“三来一补”模式的黄金时期走向了终结。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东莞部分企业逐渐往中国中西部地区或东南亚迁移,留下的企业也在谋求转型。传统制造业遇到困境,无疑也影响到了东莞整体的经济。据《南方都市报》报道,2009-2014年这6年间,东莞的GDP增速已有4年未能完成当年的目标任务。当时有专家指出,东莞遭遇金融危机,代工制造越来越困难,经济增长动力源缺失,最终导致经济增长率低位徘徊。面对新的形势,东莞市也一直试图转型升级传统产业。有分析称,东莞的经济转型,不是表面上要从“世界工厂”转型,因为整个中国要从“世界工厂”转型。中国目前去污染,去产能,去低端制造业,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排头兵,东莞远远走在其它城市前面。东莞的转型是中国经济转型的必然结果。据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发布《2017年度广东产业转型升级指数评价研究报告》,课题组对产业转型升级指数进行测算,东莞居广东省第五。据《2017年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7年东莞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49家,总数达4077家,位居省内地级市首位。发明专利授权量为4969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为1829件,均排广东省第3位。东莞位于广州与深圳之间,为融入广深科技创新走廊,成为该走廊的成果转化基地,松山湖和滨海湾新区被规划为“两核”。据科技部火炬中心公布数据显示,松山湖在全国高新区的综合实力排名已从2013年的第53位跃升到2016年的第26位。2001年11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被确定为省级高新科技产业开发区,松山湖被规划为东莞未来经济科技中心。2010年9月,松山湖升格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松山湖管委会官网介绍称,目前松山湖已形成初具规模的产业集群,引进了华为机器、华为终端总部、中集集团、新能源等一批国内外行业龙头企业,也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创新生态体系,累计引进博士和硕士共3400多人。雄图智造奋朝夕:从世界工厂到创新之城2014年,东莞市政府“一号文”明确将发展工业机器人产业、推广机器人应用作为重点工作之一。2015年的东莞“一号文”,则将主题定为实施“东莞制造2025”战略,提出智能制造等六大工程,将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为主线。2016年,东莞“一号文”中,长达万字的《关于大力发展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打造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基地的意见》发布50条“机器人智造”计划,直接阐述了推动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和指导,为业界打了一针强心剂。连续三年“一号文”加码,东莞掀起了智能制造热潮。拓斯达也在此时坚定了研发工业机器人的信心,以“系统集成+本体制造+软件开发+工业互联网”四位一体为发展定位,布局智能制造生态链。前述负责人告诉时代周报记者,目前企业服务国内外客户近5000家。接下来将整合上下游资源,为客户提供基于工业机器人的整体解决方案,打造智能制造生态圈,实现企业效益的持续增长。“东莞智造”还在大步迈进。2017年,东莞有477个自动化智能化改造项目申报,综合投资约60亿元,新增设备15123台(套),其中莞产设备占17.4%。接下来,东莞将以全生态链的概念系统推进智能制造发展,按照“自动化改造、智能化改造、智能制造示范”三个层次推动制造业改造升级,实现质量、效率、动力变革以强化制造业基础,提高产业变革的竞争力。“三来一补”叩开了东莞的大门,推动其成为“世界工厂”;一次制造变革,三份红头文件,东莞以“机器换人”化解了用人荒的尴尬,也提升了东莞制造的效益和工艺,打响了东莞智造的名声。40年后的今天,东莞再次成为“世界工厂”。这次,从东莞出发的是手机、工业机器人等技术含量高、产品价值高的产品。以OPPO、VIVO为代表的东莞智能手机,出货量从2013年的2亿台攀升至2017年的3.56亿台,全球每5台智能手机中就有一台是“Made in东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