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先股来了!

导读不是乌龙,这次优先股真的来了!投资者已经感受到了优先股的巨大魅力,在银行试点优先股的预期推动之下,蓝筹权重板块飙升带动指数攻克半年线。作为“股神巴菲特”最钟爱的融资工具,优先股到底是个怎样的混合资本工具?它能否成为拯救蓝筹股的一剂猛药?

优先股并不是什么新生事物

优先股的特征

其实优先股并不是什么新生事物,在西方成熟的资本市场上优先股已经很普遍。“股神”巴菲特一直将其视为重要的套利工具,他一生中许多重要的投资都是从优先股开始的。顾名思义,所谓优先股是相对于普通股而言的,它在利润分红及剩余财产分配的权利方面,优先于普通股。

也就是说,在公司分配盈利时,优先股股东比持有普通股票的股东,具有优先分配红利的权利,而且享受事先约定数额的股息,即优先股的股息率都是事先约定好的。相比来说,普通股的红利却不固定,要视公司盈利情况而定——利多多分,利少少分,无利不分,上不封顶,下不保底。从稳定股息来说,优先股有点债券的特征,可是深究之下优先股又不同于公司债券,因为优先股股东分得收益和公司资产的权利只能在公司满足了债权人的要求之后才能行使。

优先股具备哪些自身独特的特征呢?优先股不能上市流通转让,只能享有固定利息,但是又与债券不同,债券属于企业的负债,无论企业是否盈利债务都必须清偿。而优先股与普通股权都是一种股权,原因是优先股的偿付请求权在所有债权之后,只是比普通股权优先,但是当公司业绩发生亏损时,优先股的股息可以暂不支付,等到公司扭亏后再恢复支付。此外,优先股是税后利润,而债券的利息是税前分配,优先股不能像债券利息那样抵税,所以相对来说债券的发行成本更低。

优先股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附加条件,优先股大致可以分成以下几类:累积优先股票和非累积优先股票、参与优先股票和非参与优先股票、可转换优先股票和不可转换优先股票、可赎回优先股票和不可赎回优先股票、股息率可调整优先股票和股息率固定优先股票。

事实上,我国股票市场在创建初期确实有上市公司发行过优先股,比如上世纪80年代未的深发展(现平安银行),前段时间媒体报道的有位深发展的股东号称手上的100股,如今价值数千万元,其实他手上的是深发展发行的优先股,但后来被回购了,由于不具备普通股的拆分资格,所以最后只能以面额利息兑付给他。

通过上述对优先股的全面认知,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其推出对A股意义重大了:对于企业来说,发行优先股比发行债券的成本更低。而且如果发行的是可转换优先股,企业甚至不用偿还本金,上市公司自然喜欢发行优先股而非在股价低迷时增发股票,这样既减少了市场扩容压力,也满足了企业融资的需要。鼎信汇金投资管理公司总经理陈浩认为,优先股对于银行股的利好最大,“存款是银行的债务,优先股的事先约定股息很像债券,但又不列为负债表里。如果银行一手发行优先股,一手吸纳存款,资本充足率的瓶颈将被突破”。另外,银行分红吝啬的部分原因也是先保资本充足率,以应对监管要求。若银行可以发行优先股,则银行大股东乐得大比例现金分红,如此银行股估值有望大幅提升。

银行优先股缓解“抽血”

直接利好银行业

昔日濒临“破净”的银行股本周一改低迷的颓势,气势如虹持续上涨,其上涨动力来源正是优先股的推出渐行渐近,而浦发银行和农业银行则是银行股集体“爆发”的导火索。自去年“金改”提出要探索建立优先股制度后,今年证监会便加快了进程。5月份,证监会主席肖钢表示,已将优先股试点方案上报国务院。8月30日证监会在回复湖南籍人大代表黄志明提出《关于做实资本市场促进实业兴邦的建议》的答复中称,开展试点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随后央行行长周小川撰文称“优先股是个有用的工具”,一时间优先股概念席卷资本市场。

稳定现金流蓝筹有望扩容

并非所有A股蓝筹公司都可以发行优先股,依据国外实践经验,发行优先股要求公司经营和分红率相对稳定。这是因为约定股息收入将不受公司经营业绩波动因素干扰,必须要求发行优先股的公司有稳定的盈利能力作为基础条件。除了稳定的分红能力外,股价处于净资产附近或低于净资产且有融资需求的公司有动力发行优先股。因为“破净”时普通股股权融资的难度较大、融资成本太高。

综合这两个条件来看,优先股发行将主要集中在蓝筹板块,而国内优先股的试点将从银行破冰。因为对于目前大多数A股上市公司而言,尤其是成长型公司,难以满足优先股的分红要求。除了银行外,被称之为“现金奶牛”的高速公路公司、占据垄断资源的电信、公共设施中的水、电等也有可能发行优先股。记者提取了WIND数据发现,交运、公用事业、金融等行业的市净率低于A股整体水平,且分红派息率较为稳定。实际上,这些低价股在金融股领涨下,本周表现亦可圈可点。

改善流动性存分歧

发行优先股虽然可以减少企业的定增、配股等直接消耗二级市场流动性的行为,但对于市场整体流动性的改善能起到多大作用仍存在不少分歧。因为市场担忧优先股的发行或导致部分以稳定股息收益为主的银行普通股投资者转向优先股,对股票市场产生负面影响;此外,迫于资产负债率压力而发行优先股的国企,其普通股股东将面临企业利润被优先股股东侵蚀、投资收益率下降。

为消除二级市场的不利影响,专家对此建议,可以逐步考虑在IPO的公司中,尝试新设少量的优先股。比如,将部分“大小非”转化为优先股,可以缓解市场减持压力;将部分国有股票转化为优先股,可以缓解国有控股和市场化之间的矛盾。

巴菲特如何通过优先股套利

优先股作为股债混合资本证券,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新的套利工具。优先股最早于1825年前后出现在英国,上个世纪80年在华尔街得到了极大的创新,历史上通过优先股获利最经典的案例,非股神巴菲特莫属了。

巴菲特早期案例包括1989年投资吉列、所罗门兄弟、冠军国际三只优先股,最近的案例是2008年购买了箭牌口香糖公司、高盛和通用电器三家公司发行的总计145亿美元的固定收益证券,也即每年10%股息率的永久性优先股。

因为股息收益率是固定的,所以投资优先股是个稳赚不赔的生意。不过相对来说,巴菲特更喜欢投资那些能够在一定期限内以约定价格转换成普通股的可转换优先股,他真正看重的不是优先股的固定收益率,而是未来转换成普通股时,能够获得比优先股固定收益率更高的股票长期收益率。

这方面除了我们熟悉的可口可乐之外,巴菲特对吉列刀片公司的投资也堪称经典,这次投资正是通过优先股来完成的。1989年,巴菲特投资6亿美元买入吉列可转换优先股,起初每年可以分享8%的固定股息,同时还约定了一个可转换普通股的转换价格。当1991年吉列公司的股价超过了约定转换价格时,巴菲特将可转换优先股转换为普通股,此后一直持股不动,2004年底市值增长到43亿美元,投资收益率高达6倍以上。2005年1月28日,宝洁公司收购吉列,巴菲特又把持有的吉列股份转换为宝洁股票,相当于持有宝洁总股本的3%。